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和内涵建设。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、年龄结构比较合理,学历、学位较高的教学和科研队伍。现有思政课专职教师24人,其中,硕士21人,内江市“甜城英才”15人,副高以上职称6人,另有兼课教师20余人。
重视教研与科研的良性互动。在研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1项,先后完成省厅级课题15项,出版专著2部,发表论文40余篇,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,教师参加四川省高校思政课“精彩一课”教学比赛获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。
形成“1+1+1”党建工作布局。分别指 “三精”支部党员示范课品牌、“三竞三型”支部工作法和集政策宣讲-教学-科研一体化的“三型”党总支。学院通过抓党建工作来引领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。通过对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常态化、制度化,将其自身专业优势、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活动,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引领作用与社会服务功能,提升党建水平,发挥党建实效。
探索办院之本。学院坚持“马院姓马,在马言马”的政治定性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六要、八统一”要求,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、研究、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深入了解学生、关心学生、帮助学生、发展学生;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,构建“系统教学、专题教学、实践教学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不断更新教学理念、方法、途径、措施;坚持“三集三提”活动,集中研讨提问题、集中备课提质量、集中培训提素质,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;坚持以“大思政” 建设为指导,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。